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

阅读:0
听报道

默默的撕扯着一块强韧的烤板筋,BZ满头大汗。TIAN得意洋洋的看着他,仰头一大口冰啤酒。“这天气,热疯球了!”

 这间烧烤店十分简陋,人却很多,需要拼桌;说是拼桌,其实只是用几件装饰物品,象征性的间隔了一下。同桌的是两个年轻女孩,公司小白领的样子,低声兴奋地讨论着什么,但没多久,在冰啤酒的鼓励下,脸微微的涨红,声音也慢慢高昂了起来。 

“等下带我去‘呓语’看看啊,总听你们说。” TIAN仰头干掉了最后一口啤酒。

“行,走吧。” BZ放弃了板筋,抹了抹嘴,”对了,你这次来北京干嘛?”

“公司安排老销售给新入职的销售做分享。懒得讲,推了好几回,这次推不掉了。”

“至于嘛。我倒挺想去听听你小子讲什么的。”

“还没想好呢。2天的课程,3个人来讲,每人半天,最后做模拟演练。半天时间,都不见得能讲清楚一个概念呢。Ada说打算讲如何合理组织内容,Sting讲正确的表达技巧,只剩我还没确定了。销售这份活,又不是靠听听故事学学技巧就能行走江湖的。”

“师傅领进门嘛,当年我们不也是这样过来的。窗户纸还是需要人帮忙捅破啊。”

 

来到门外,路边等车,TIAN忽然意味深长的说:“刚才隔壁那俩姑娘,注意到了吗?尤其左边麻衬衣那个,有两下。”

“就是一直劝连衣裙辞职创业那个?” BZ回忆了一下:“嗯,套路。”

“是啊,她讲话很有条理,处处为对方考虑,但很明显是劝走不劝留,下的药连衣裙基本都听进去了,后面明显俩人情绪很high啊。“

“没准等连衣裙真辞职了,麻衬衣就拉她合伙一起干了。”

“那你说,麻衬衣这一局,是胜在内容组织有理有据,还是表达技巧恰当?“

”都不是。“ BZ回过头,看了看这个路边平凡无奇的烤串店: ”主要是这环境。”

“哈哈哈哈! “ TIAN诡异的一笑:” 我知道明天讲什么了。”

 

关于场景

在常规的理解里,好的销售人员应该妙语如珠 (表达技巧),或是扬长避短 (内容组织),这些能力确实十分重要,但除此之外,在与甲方会面之前,所选择的会面场景,已经很大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这次会面的结果。场景(情景Scene),在单次销售会面中,扮演着第一要素的角色。

场景对人的行为模式有潜在的影响,在高级餐厅里,讲话不自觉的放低声音;在特别干净的路面上,不会随处扔垃圾;去领导的无敌采光办公室里汇报,坐姿忽然开始注意端正;碰到上台发言,就想在口头表达里增加书面语;坐在方向盘后面,爆粗口也变得合情合理。场景无处不在。

想像一张订单是一部电影,那么每次会面都是其中的一个场景,把无数场景连接起来,就会引领故事走向最终的大结局。因此,进什么山,唱什么歌,这里的山丘,就是指销售的场景。对于山本身的理解和认识,至关重要;如果自己能唱的曲子不多(毕竟99%的销售人员都对研发说了不算…),那不仅要认识到不同山丘的差异,还要尽可能选取适合自己的山丘,才可以放声高歌。

 

(一个销售上错了山,不管怎么讲,客户也不买,还及其不待见的悲伤故事)

 

场景分类:主动和被动

主动场景,指事先搭建好能够唤起客户共鸣的场景,再邀请客户进入体验。从线下的品牌旗舰店,企业总部设立的客户接待中心,专属机构的历史文化馆,到虚拟世界的网站首页和APP启动界面设计,都属于主动式场景。在这里,卖方通过空间、时间、声音、气味、颜色等外在条件,以多元化的手法激发客户的情感共鸣,达到销售的目的。

(主动式场景,典型案例)

对于企业市场销售而言,虽然偶尔可以营造主动式场景(比如邀请客户参观公司总部或研发基地,或在大型商务活动中搭建专属展台接待客户), 被动式场景在现实中占据绝大多数。无论是在客户公司的客场作战(技术交流,商务谈判),还是在第三方空间 (外出开会,吃饭,偶遇),周边情境并不能完全由销售人员所掌控,不确定性因素太多。

 正因为如此复杂,如何把握好被动式场景,是对一名销售人员的基本考验。这里选取几个常见的被动式场景,呓语几句。

 

场景一: 电梯演讲

一度盛行的电梯演讲,就是一个经典场景,几乎所有的销售培训都会涉及。电梯演讲的核心,在于有限时间内的内容组织,并不是电梯这个具体场景假设,这是个常见误区。(关于内容组织的话题,另起一篇,此处不赘述)

 

30秒电梯理论

麦肯锡公司曾经得到过一次沉痛的教训:该公司曾经为一家重要的大客户做咨询。咨询结束的时候,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在电梯间里遇见了对方的董事长,该董事长问麦肯锡的项目负责人:“你能不能说一下现在的结果呢?”由于该项目负责人没有准备,而且即使有准备,也无法在电梯从30层到1层的30秒钟内把结果说清楚。最终,麦肯锡失去了这一重要客户。从此,麦肯锡要求公司员工凡事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结果表达清楚,凡事要直奔主题、直奔结果。 

麦肯锡认为,一般情况下人们最多记得住一二三,记不住四五六,所以凡事要归纳在3条以内。这就是如今在商界流传甚广的“30秒钟电梯理论”或称“电梯演讲”。

----------引自百度百科

 

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过这种经历,有时会在公共电梯里,碰到某个销售人员,对着一个满脸尴尬症满头黑线的客户,劈头盖脸滔滔不绝地进行电梯演讲。”电梯是一个典型的尴尬封闭空间,人们在电梯里倾向于不交流,是一种避免冲突的本能。……然而,在一段漫长的电梯旅途上,漠不关心或者尴尬的微笑并不足以保证和平:两个人必须开始相互理毛。换句话说,他们必须交谈。”(达里奥·马埃斯特里皮埃里《猿猴的把戏》)。除非是乘坐101层的观光梯,时间太长,为保持和平,有沟通的必要,绝大多数日常多人共乘的电梯场景,大众倾向于尽量保持沉默,或微笑缓解压力。如果真的是机会千载难逢(碰到对方董事长或心仪的明星), 不开口怕后悔终生,交谈目标也要设定为尝试创造一个离开电梯后的独立沟通机会,获取从容的3分钟,而不要期望在电梯内达成目标。所有口头表达,应尽量共情(谈论天气或新闻,或恭维新发型),而非逻辑(推销或辩论),比如阐述产品卖点,即便技术正确,对方都有极大概率莫名心理抵触。

想到007《皇家赌场》里,我最爱的邦德女郎,就是在威尼斯的电梯里沉入水底,与邦德天人永别,容我喝一杯Vesper Martini压压惊。

哎呀太长了,下篇再接着说。。。 

呓语:

意识到场景的存在,善用场景的力量,让场景服务于目的

望着大河弯弯 终于敢放胆,嘻皮笑脸 面对人生的难 

备注:

  1.    销售不是科学,如果较真,算你赢吧

  2.    武无第二,结果导向

  3.    部分图片和文字来自网络,侵删

 


 

本期酒单:

维斯珀马提尼(Vesper Martini)

维斯珀马提尼(VesperMartini)

Vesper取名于第21部007系列《皇家赌场》中伊娃·格林(Eva Green)饰演的邦德女郎维斯珀·莲(Vesper Lynd)。邦德称这款酒是他的“杰作”.

James Bond: Dry Martini.

Bartender: Oui, monsieur.

JamesBond: Wait... three measures ofGordon's; one of vodka; half a measure of Kina Lillet. Shake it over ice, andadd a thin slice of lemon peel.

Bartender:Yes, sir.

"Ithink I'll call it a Vesper. Because once you've tasted it, that's all you wantto drink."

后来在《量子危机》中,邦德喝着这款酒,大杀四方,不眠不休,为Vesper报仇。

话题:



0

推荐

张朝鹏

张朝鹏

9篇文章 6年前更新

BruceZhang, 一个Sales Man的自言自语。个人公号:SalesMen的呓语。

文章
  • 个人分类
全部文章 9篇
  • 文章归档
2017年 9篇